俄非对称武器令西方不寒而栗
搭载“匕首”导弹的米格-31战机。
“海燕”导弹首次出现比较清晰的照片。
“波塞冬”核动力鱼雷尾段系统试验。
俄已接装并部署“佩列斯韦特”战斗激光系统
近日,俄国防部连续发布6款先进战略武器的影像资料,其中既包括新型陆基洲际弹道导弹等新一代战略核武器,也包括高超音速武器和远程精确制导等“非核遏制”力量。上述“撒手锏”武器曾在3月份以动画形式出现在各大媒体,此次俄通过视觉冲击感更强的影像资料,公布了6款武器的性能参数、发展历程等细节,真实展示了这些武器的“生命”周期,俄军工潜力和军备实力引发外界普遍关注。有外媒称,这6款“超级武器”如同俄罗斯对外宣示武力的“长矛”,从一定程度上讲,其打击能力几乎打碎了美国花费数十年、数千亿美元打造的全球反导系统。
真实性:从动画到视频
在俄3月发布6款武器消息后,西方曾对俄军工实力表示质疑,称“用动画展示武器效果,更像是科幻而非现实”。此次俄方通过影像和解说,详尽展示装备的研发、试验进程,并公开部分核心参数、列装日期甚至对接部队情况,有力回击了外界的“科幻说”,俄军强大的军工设计、创新和研发实力也得以彰显。
俄国防部表示,“匕首”高超音速巡航导弹和“先锋”高超音速飞行器,已分别进入战斗值班状态和量产阶段。其中,搭载“匕首”的米格-31战机自去年12月在南部军区投入值班后,完成了包括70次空中加油和超过300次飞行任务,实战能力得以检验,俄正计划开发图-22M3为其新载机,并将导弹射程由2000千米提升至3000千米,拟于今年9~10月启动发射试验;“先锋”时速高达20马赫,具有耐高温、抗腐蚀、突防性强等特点,将于2019年列装第31导弹集团军第13导弹师。
“先锋”的标配弹头为“萨尔马特”陆基洲际弹道导弹的机动弹头,该款导弹也在6大武器之列,作为重型液体燃料导弹,最大射程达1.7万公里,可越过南北极发动攻击,已成功完成3次发射试验,计划2020年前完成飞行试验并列装部队,是俄罗斯新一代陆基战略核打击力量的核心。
另一款核动力巡航导弹“海燕”,是一种低空飞行、携带核弹头的隐形巡航导弹,射程几乎无限,可绕过防空体系拦截区域,实现有效突防。俄国防部官员表示,“海燕”可携带核战斗部,并正在接受导弹结构改进工作,即将启动样品飞行试验。
视频最后公布的两款武器均体现了俄在新军事领域的研发能力和成果。“波塞冬”核动力无人潜航器的航程达洲际水准,航速超过现役舰艇数倍,可在极深水下作业,具备核常兼具的打击能力,俄方已对该款武器展开系列试验,目前正展开综合性试验。“佩列斯韦特”机动激光反卫星武器,已进入部队试验阶段,据称将列装俄空天军第15太空集团军,目前已完成必要基础设施建设,载体平台为轮式集装箱卡车。
高技术:从概念到兵器
外媒评论称,俄方高调披露高技术杀伤武器信息,反映了其在防务领域对前瞻性技术的运用和成果转化能力日趋成熟,新一代武器系统已由概念设计步入实体生产阶段。
自2014年起,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提出“全球即时打击”作战概念,俄随后将高超音速突防和太空作战力量纳入发展重点,并在新版《军事学说》和《俄联邦国家安全战略》中提及发展“能突破任一反导防御体系”的高超音速武器,并在《2018年至2027年国家武器装备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反卫星激光武器和战略精确打击武器将成研发重点。
从效果来看,“匕首”“先锋”时速可达10马赫和20马赫,并融入机动变轨和高精度打击等先进技术,可有效突破西方当前及未来的防空反导系统。根据俄方计算机模拟推演结果,两者同时发起攻击,可突破同时由35枚北约反导拦截弹构筑的密集火力网。“佩列斯韦特”将作战对象直接瞄向太空领域战略对手的空天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