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质疑高校教学 “只打分不批改,只讲课不答疑”

暑期正值出国申请高峰期,不少毕业生和即将升入毕业年级的高校在校生开始拿着成绩单办手续,不过,许多人看着成绩单却多了这样一个问题,几年大学生活,除了这些数字,为什么自己从来没有见过老师的批改?

如今,大多数文科类专业课程的考核方式都是以期末课程论文为主,老师根据学生上交的课程论文评定成绩。据浙江大学一位老师介绍,老师批改后的作业会上交学院存档,随时接受学校的检查,因此关于论文的批注不能反馈给学生,学生看到的,往往只有分数和绩点。事实上,学生只是在学校系统内查到分数,从来不知自己“得失在何处”,在许多高校都是普遍现象。

缺少反馈令学生失去兴趣

不论是在申请奖学金和保研资格,还是申请海外院校所需的在校绩点,成绩都是不可或缺的。但是,看不到成绩单,难免会让学生对于教师所判分数的公正性持质疑态度,特别是当这门课程以人为判分因素较大的论文考核方式进行评分时。

某在京985院校法学2016级学生田芳,在一门以论文为考核的课程中得了80分的成绩,这严重拖累了平均分。“当时挺想去找老师问问,也就是向老师提出复议。但是大家都传言去找老师复议,老师会把分数调得更低,我也就放弃了。”

也有的学生是希望通过教师的批改得到提高。浙江大学广播电视学2016级的一名学生,大一时写了一篇自认为还不错的论文,老师给的成绩和自己的心理预期差距不大,但是因为对论文主题感兴趣便想找老师探讨一下。“我的目的是想了解论文存在的问题,但是老师还没清楚我来意就说了一句‘你得了90分还嫌低吗’,瞬间让我失去了探究问题的兴趣。其实我很想说,老师,念大学,我想要的不只是分数本身。”

事实上,除却了考试批改,对于学生的日常问题,大学老师的回答,似乎也并不积极。浙江大学的林同学,曾在一门专业课程期间就相关问题向老师提出疑问,但并没有得到反馈:“在微信上问过老师两个问题,他都没有回复我,以后再有问题我也不问了。”

“没有给学生反馈,主要还是因为课程容量大,也缺乏联系学生的渠道。”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邱戈副教授回应。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其他老师的印证,“老师一般会对学生上交的纸质文件打分、点评。如果先返还给学生再重新回收不仅费时费力,肯定还会丢失。如果老师与每个同学个别交谈,像我这样一门课160人以上参加,逐一反馈根本没法操作。”

大班制导致联系机会缺失

浙江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的潘于旭副教授,教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他会阅读每位学生发来的论文初稿并给出建议,最后的成绩根据学生修改后的最终版评定。之所以采取这一方式,潘于旭表示,如果学生交了论文后只能看到成绩,却不知道论文的成绩如何给出,也无法从写论文过程中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水平、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

“如果是小班级的课程容量,大论文的考核方式,我相信老师们都会给同学反馈论文意见。”潘于旭坦言,自己的论文反馈方式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也给自己增加了很大的压力。

“这是管理制度导致的,大班教学、从体制上缺少联系渠道,让反馈成了老师的个人行为。”邱戈说。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苏振华副教授表示,反馈的必要性更多建立在作业质量上。他经常为国内外刊物评审论文,“这些论文都是作者精心研究后的成果,对有质量的论文要进行严肃的反馈,每篇论文我都会花很多时间进行评审,以确信我的判断是合理的。但是学生的课程论文中有质量的不多,那么老师也只能相对给分。”在实际操作中,也真的有学生拿着抄袭的作业去质疑老师给分低。

不过,在苏振华看来,学生完成论文作业依然有必要性。“写论文其实就是做研究,需要长期艰苦的训练。”

在一些海外知名高校,对于学生论文批改是有相应办法的,比如上百人的大课多由助教批改和反馈,小班课则由教授亲自上阵,另外,在评分系统内,也要有教师的反馈。不过,这样的反馈质量,有时也参差不齐因人而异。

加载更多>>
责任编辑:qn010

国内

更多>>

华夏幸福 目标依旧赢得亚冠门票

赛季初,中超新贵河北华夏幸福定下了“赢得亚冠参赛权”的赛季目标。谁料2018赛季半程过后,上赛季高居积分榜第4的燕赵球队仅仅只取得了4胜 [详细]

国际

更多>>

印尼龙目岛7.0级地震已致82人死亡

8月5日,在印度尼西亚西努沙登加拉省龙目岛以西的巴厘岛,几名安保人员查看一处停车场里的落石。 印度尼西亚抗灾署6日说,印尼西努沙登加 [详细]